過去,微課設計總是把教師放在主導位置,內容怎么安排、課怎么講,全由教師決定,想通過單向知識傳遞讓學習者吸收內容。可這種模式慢慢暴露出問題,學習者只能被動接受,參與度低,學習效果也不好。現在,微課開始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轉變,新的設計邏輯由此誕生。

1摸清學習者需求是第一步

以學習者為中心做微課設計,先得了解學習者。不同年齡、知識基礎和學習目標的人,對微課需求差異很大。中學生希望微課簡單直觀,和課本知識緊密結合;職場人則更看重能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技能類內容。設計者得通過問卷、訪談等方法,收集學習者信息,找準他們學習上的困難和興趣點,這是設計微課的基礎。

2重新安排內容呈現方式

設計微課內容,別再一股腦堆砌知識。把復雜知識點拆成一個個小模塊,按照學習者的認知習慣排列。這些小模塊可以用案例、故事的形式展現,讓學習者更好理解。比如講數學定理,不直接給公式,而是用生活里常見的問題,引導學習者一步步推導,自己發現定理,這樣能記得更牢。

3互動環節必不可少

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微課里,互動特別關鍵。光看視頻學習,容易讓人疲憊、分心,有效的互動能讓學習者保持專注。可以設置小測試、討論話題或實踐任務,幫助學習者鞏固知識、檢驗學習成果。像語言學習微課,安排口語對話練習和在線交流,鼓勵學習者開口說,提升實際運用能力。

4多樣化學習反饋很重要

學習反饋也不能落下。及時給學習者反饋,能讓他們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,知道哪里學得好,哪里還需加強。反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,除了分數和文字點評,還能用圖表展示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程度,讓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一目了然。而且,根據學習者反饋,設計者能及時調整微課內容和教學方法,讓微課更貼合學習者需求。

“教”到“學”的微課轉型,是教育發展的必然。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設計邏輯,能滿足學習者個性化需求,提升學習效果,帶來更有價值的學習體驗。